情感救援工作室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 > 中国人习惯的报喜不报忧对吗?

中国人习惯的报喜不报忧对吗?

报喜不报忧对吗?我们总喜欢报喜不报忧好吗?,以为是关心,也让别人不断猜测话里的含义,累人累己。或许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信对方所说即为所想的习惯,同时也简简单单表达自己所想,别再用谓的爱和懂事来揣测对方的心意了。

中国人习惯的报喜不报忧对吗?

一、真心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报喜不报忧对吗?

有一次公司举办篮球赛,有个同事不小心跌倒,看情况应该是骨折,一伙人赶忙送他去医院。前台妹子马上翻看他的信息,准备给他家里打电话。同事急忙制止住,说道,千万不要给我妈妈打电话。

“我们老家离这里这么远,我妈又很少出门,她要知道我受伤了,肯定会马上要过来。我不想她担心,况且一点小伤,我可以自己解决。”

在场的人都不说话了,只听见经理说了一句,“还愣着干嘛,开车送医院呀。”

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我们为了在城市里努力站稳脚跟,被老板骂完后私下抹抹眼泪继续加班加到深夜,为了谈成一个项目跟各种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为了节省支出晚上挤在合租房里,早晨像三明治一样挤在公交地铁上。

然而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永远都是轻松的语气:“我挺好的,工作很顺利,一切都不错,你们尽管放心。你们怎样啊?”电话那头的父母似乎也被这种轻松的情绪感染,乐呵呵的说:“每天我和我的老伙伴们打牌,跳广场舞,身体好的很,你别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花钱,爸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我们想让父母知道我们的城市开花下雨,我们的朋友知心友善,我们的同事团结一线,我们唯独不能让父母知道我们的忧愁。

二、为什么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

报喜不报忧是大多数亲子之间最常见的交流特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上去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多数父母永远不会告诉孩子:昨天体检检查出血糖有点高;因为上了年纪最近腿脚有些不利索了;因为担心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地还没结婚晚上总是翻来覆去很晚才能入睡……

直到有一天,孩子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父亲或者母亲说身体最近有点不好,让回来看看。

孩子回到家后发现父母已经住院很久,更严重的已经是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至亲,孩子愣在那里难以置信:明明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得告诉自己,别担心家里,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现在却在和病魔进行艰难的抗争,一切似乎来得那么突然,突然得让人措手不及。

中国人习惯的报喜不报忧对吗?

三、大多数父母和孩子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对吗?

因为在表达之前就形成了一种预设:我告诉对方我很好,对方才能够放心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得上“懂事”啊。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这真的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表达方式吗?未必见得。

在这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人们的焦虑和担心:担心对方无法承受现实带来的压力,担心生活上的责任让对方分身乏术,你以为是懂事的替对方承担责任,却忽视了有些责任和义务必须自己承担。在这份焦虑和担心背后,其实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彼此想象的过于脆弱了。

四、做到实话实说很困难

“报喜却不报忧”对于信息接收者,还存在另一层假设:这些甜蜜真心的“情话”其实并非真话。即,我听到的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别人说的,可能是在哄我。

判断别人是不是说真话的依据是什么呢?个体自身的感知。

选哪一种取决于两个人之前的经验,也就是心态学中所说的“投射”,这个过程中夹杂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实话实说,有话直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信对方所说的即是事实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曾经一个朋友给我抱怨:“虽然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我就是不想找男朋友,我觉得一个人过我的日子挺好的。可是我父母总会说我心里明明着急的很,出于面子嘴上不承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我说的就是心里话。”

还有一次,C和几个朋友一起玩。吃水果的时候,朋友很热情的拿出当季最新鲜的水果给C,C婉言拒绝说不想吃,无奈朋友执意坚持:“别客气嘛,少吃点。”推搡很久之后C还是硬生生塞下几个水果。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出于真心和好意,可是对于接受者而言,这种真心和好意却违背了她的主观意愿,于是选择了拒绝,然而拒绝在他人眼中看来变成了嘴硬和客套。

中国人习惯的报喜不报忧对吗?

五、如何做到实话实说?

首先应该先建立一种相信的习惯:选择相信对方所说即为所想,相信对方有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诚然,在我们这样一个习惯的人情社会,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作为父母,你想子女了就告诉TA,如果TA愿意,自然会找时间来看你;作为儿女,你不喜欢父母唠叨就告诉他一些新鲜好玩的话题;作为伴侣,你不开心就告诉对方不开心的原因哪怕说你不知道原因也好过一句搪塞说没什么。你们关心的对方尚且没有脆弱到必须温声细语小心呵护的地步,TA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苦难的信心。

别打着爱的名义报喜不报忧好吗?,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分享,寻找平衡点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别再用你所谓的爱和懂事来揣测对方的心意了,人生苦短,何必不选择简简单单的相信TA所说即所想。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推荐课程
微信和意向单

婚姻家庭私教

婚姻家庭私教微信
婚姻家庭私教微信
恋爱情感私教微信
恋爱情感私教微信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400-0173-520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