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心态障碍?心态障碍是心态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态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态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
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痛苦,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果长期持续的心态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从中解脱出来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如何克服心态障碍,之前我们应该先去了解它。
一、心态障碍病因
有明显的事件或处境改变是其一;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为其二;个体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信念等形成个体易感性的差异为其三。
异常的应激性事件可产生急性应激反应;引起持续以往不愉快环境的明显改变则可导致适应障碍。以往医学临床中,对此重视不足,常笼统地冠圳情绪反应"这类亚疾病名称。近年来,社会的相互交往与需求日益复杂,故这一类障碍的发病明显增多。所以从心态障碍实际是对严重或持续应激适应不良的结果,是成功应付机制被妨碍的反应。遇到急性心态障碍如何克服这也是一个很受关注的医学知识。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应激反应
这是指一类因极其严重的躯体或心态应激因素而产生的短暂精神障碍。一般在受到应激性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应激源可以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创伤体验,如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受罪犯的侵袭等对个人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严重威胁;也可以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急骤改变。
若同时存在躯体状况衰竭或器质性因素(如老年人),发病的危险性随之增加。症状因个体易感程度和应付能力而有所变异。典型的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轻度意识模糊、注意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定向错误。呈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抑制,或表现为伴有强烈恐惧的精神运动性兴奋,逃跑、神游、行为盲目。常存在心动过速、出汗、面赤等植物神经症状。症状多在2-3天内消失,若应激因素持续不在,症状在3天后也会变得轻微。患者对于发作常有部分或完全的遗忘。
2、慢性创伤后应激性心态障碍如何克服?
这是属于灾难性打击的远期心态功能障碍。一是病程迁延,可长达多年;二是发病与创伤性刺激的时间间隔延迟,临床表现与急性型大致雷同。特点是反复出现创伤时体验、恶梦;或"触景生情"的痛苦,导致明显社会功能缺损,症状固定化和习惯化,常伴有继发的心态障碍,在就业、婚姻等事件中反应明显。
三、适应障碍
人在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但是影响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是有害于健康的。任何人都难免遇到不幸事件,每个人也都可以知道性心态障碍如何克服、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方法。如何克服心态障碍?下面六张心态健康处方里含有六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精神胜利法
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态。
2、难得糊涂法
这是心态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网。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事件。
3、随遇而安法
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4、幽默人生法
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5、宣泄积郁法
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态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6、音乐冥想法
当你出现焦虑、痛苦、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去做一次"心态按摩"-音乐冥想。
四、心态疏导
个体的应激反应随着时过境迁,应使之淡化、消除、切勿反复记忆,自怨倒霉,从而使应激持续下去。当事者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应求助于心态医生,以得到医学上的有效帮助。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