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体系里缺位的性教育,给了中国父母一双看什么尺度都大的眼睛,使 生理 老师也不敢触碰“禁区”。那么德国的性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一、生理课性教育的缺失
社会学家李银河说:“早在1958年,周总理就提出过性教育儿童生理课教育,老一代医学工作者也一直呼吁,但这在中国一直开展不起来。这跟我们前几十年的反性欲有关,大家觉得性是非常可怕、非常肮脏的事情,孩子越晚知道越好。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年轻的时候上儿童生理课教育,老师给你讲构造,甚至讲到精子卵子,就是不讲性行为本身。”
二、旧思想的糟粕
“中国社会是几千年的男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更多掌握在男性手中,在性的问题上尤其突出,我们把它称为双重标准。比如,一个男人可以喜欢性,而女人不可以。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性伴侣,大家会给出正面评价——他一定很有钱、很有权、很有魅力,至少是身体好;而如果一个女人这样,往往会得到很多负面评价——不守妇道、下贱、堕落。”李银河说,“我们想争取男女平等,在性的问题上阻力尤其大。女性需要有更大勇气正视自己的性需求。”儿童生理课教育在对女生的性启蒙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女性意识崛起
近年来,互联网上的女性意识正在崛起。李银河说:“在上世纪80年代,在校女大学生人数比例只有30%左右,近年来已经逼近50%。这么多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互联网又是一个新技术,她们在新技术里肯定会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
随着“大姨吗”这样专门针对女性的网络社区的增多,很多过去被忽略的“女人的事”得到重视。“互联网中关于女性的身体、女性的欲望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发出来,大家能热烈地讨论,改变观念,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李银河说。
四、专家建议李银河建议
同性教育也应该纳入性教育的范畴。“在性教育里一定要讲性倾向的问题。因为有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这让他非常恐慌。一个合格的性教育课本里,一定要有关于同性恋的内容,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让这些同性恋的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如何接纳自己;二是让广大异性恋的孩子明白,该怎么对待与自己不同性倾向的人,不要欺负、歧视他们”。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