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中华遗嘱库启动五周年的日子,并于当天发布了《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5年间,有99.93%的老人选择了“防儿媳女婿”条款,而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也在下降,呈年轻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意愿上升。
中华遗嘱库:老人立遗嘱,99.93%选择“防儿媳女婿”
中华遗嘱库昨天(21日)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引发了热议。
5年间,该遗嘱库保管了8万余份遗嘱,而其中有47.74%的遗嘱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有99.93%的老人选择了“防儿媳女婿”条款。而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也在下降,呈年轻化趋势。
中华遗嘱库江苏中心(江苏遗嘱库)主任杨光介绍,中华遗嘱库启动五年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重庆、南宁等地为82000多名老年人办理了遗嘱。其中,江苏遗嘱库成立一年多,已经为6000多位老人办理了遗嘱。遗嘱库通过对办理遗嘱老年人的家庭、财产、心态、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形成《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期间,中华遗嘱库办理遗嘱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到72.09岁,立遗嘱人群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且有28.83%的老人在立遗嘱的时候,不会跟子女商量。
而在5年来办理的遗嘱中,有47.74%的遗嘱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2-3名子女家庭遗嘱数占43.18%,3名子女以上家庭占8.76%,无子女家庭为0.31%。
“以前人们都认为遗嘱是为了防范子女争夺财产,只有多子女家庭才需要立遗嘱,但大数据不会骗人,独生子女家庭的立遗嘱意愿正在逐年上升。”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子女 离婚 率上升,另一个则是因为财产过户继承难的问题。
财产过户继承难的问题容易理解。根据我国法律,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财产进入法定继承程序,第一顺位继承人为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进入法定继承程序,就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祖辈参与继承遗产,导致财产旁落;继承人要说明一些无法提供证明的事实,比如被继承人是否有私生子女,遗产是否是与再婚配偶的共同财产等。”陈凯介绍,《白皮书》显示,有30.94%的老年人立遗嘱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未来子女办理过户手续困难。
那么子女离婚率上升为何会成为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意愿上升的原因呢?杨光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一个遗嘱案例。
南京市民周大妈老伴儿已经去世,独子小刘结过婚,但已经离婚了。前一阵子,他们家拆迁,她的前儿媳居然把他们告上法庭,要求分拆迁补偿款。律师告诉周大妈,她老伴儿去世是在儿子和前儿媳 婚姻 存续期间,而拆迁补偿款中有一部分是她老伴儿的遗产,根据法定继承程序,小刘所继承的遗产份额属于 夫妻 共同财产。最终,周大妈家对前儿媳进行了一定金额的补偿,这让她很是委屈。想到儿子肯定还要结婚,于是到江苏遗嘱库咨询办理遗嘱,避免以后儿子离婚,再度遭遇类似尴尬。
“我们中华遗嘱库的遗嘱范本中,有专门的‘防儿媳女婿’条款。”杨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老人在办理遗嘱时,可以规定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白皮书》显示,有99.93%的老年人选择中华遗嘱库范本中的“防儿媳女婿”条款。
这些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老人立遗嘱,防儿媳防女婿”这一点,已经冲上了微博热搜首位。
网友们的争议非常大,有人认为,老人辛苦一生,想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没毛病。夫妻间只要不离婚,财产实际上还是商量着来,而且孩子拿到遗产之后,完全可以重新分配,一码归一码。
但也有网友觉得,老人的做法会让儿媳和女婿觉得自己仍然是外人,可能会影响家庭和谐。而且,既然老人不愿意把遗嘱给儿媳和女婿,那么儿媳和女婿是否就可以不赡养老人了呢?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