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综艺节目“速生速死”的大环境中,9月7日晚回归的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已经走到了第七季,无疑属于季播节目中的“寿星”。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节目每一季的收视成绩在同时段一直稳居前列。《我不是明星》能够成为综艺常青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在才艺比拼的外壳下,牢牢把握住了情感内核。
年8月,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自主研发真人秀《我不是明星》。每期节目有四位明星子女登上舞台,明星好友或大牌老师与其同台演出,合作与比拼才艺,并与观众分享光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开播以来,《我不是明星》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节目前六季平均收视率都位列同时段第一,第七季节目首播便位列卫视同时段第一。在户外综艺强推的背景下,作为周一档老牌节目,《我不是明星》这种成绩实属不易。
一个看似简单的节目模式,为何能够持续吸引观众?细究之下,《我不是明星》将综艺、比拼、故事三者融合在一起,除了发挥了明星的号召力之外,还有着成功综艺节目所需的各类元素。
比如,节目的才艺比拼带来了热闹的娱乐场面,但同时还有着青春励志、价值引导的另一面。此外,现场观众打分体现了节目的参与互动性,种种悬念设置,则引发了收视期待。
然而,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情感。事实上,《我不是明星》的持续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情感的营造。通过节目,观众获得的不仅仅是对于明星家庭窥探欲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被他们的情感故事所打动,与节目的参与者建立了心态联结以及价值认同。
此外,《我不是明星》每逢周一播出,这意味着它可以与刺激性更强的周末档娱乐有所差异。因此,着重打感情牌,挖故事线,运用编剧技巧来巧妙营造情感的互动与升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情感灌注从单期节目延伸进了整季节目,既是黏合剂也是诉求点。
一、我不是明星第二季
我不是明星第二季流程和第一季相同,第十期将有一位明星子女直接晋级总决赛。之后留在舞台的明星子女和两名复活选手将进入踢馆赛,在仅有一场的踢馆赛中有三位明星子女和第十期直接晋级的明星子女进入总决赛。
二、我不是明星第六季
我不是明星第六季前十期,每期节目四位明星子女,邀请助阵嘉宾,通过才艺表演的方式进行人气比拼,每期节目都将由观众投票,公布每位明星子女在所有观众票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每两期节目的百分比相加,排名最低的明星子女暂别舞台,而空出的名额将在下一期,补进一位新的明星子女继续进行比赛,以此类推。但第十一期将新晋两个明星子女来与前十期留在舞台上的三名选手来进行激励的挑战。
到了第十二期将有二位明星子女直接晋级总决赛。之后留在舞台的明星子女会跟往期淘汰的人气选手进行两场“踢馆赛”后选出三位明星嘉宾晋级总决赛。我不是明星第六季总决赛共分两轮,第一轮过后,支持率前三的明星子女进入第二轮,第二轮过后,支持率最高的明星子女成为本季《我不是明星》总冠军。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