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讲,电影共谋者(2012)在影评网站上的分数并不算高(豆瓣7.0分;猫眼7.1分),在韩国犯罪题材同类型影片的横向对比中也无法占据一个里程碑式的位置。电影共谋者剧情中也着实存在一些粗糙突兀的细节,可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假使“出厂设置”放到中国,其现实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口碑炸裂的《我不是药神》。
因为国内能捱到公映的现实题材的电影太少,所以舆论将《我不是药神》称为“良心之作”,韩国这样的“良心之作”太多,所以人家才方便在“良心之作”里对比艺术与技术上的完成度。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之间相差的距离,可以归纳为“我们没得选”和“有就是进步”,至少在文艺工作的一隅,改变确实存在,这已是可喜之事。
电影共谋者与元斌主演的那部风靡万千少女的《大叔》(2010)的主题类似,都指向了人体器官移植的非法交易。此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叔》乃是韩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男主角始终代表着正面形象,而《共谋者》中任昌丁饰演的英奎则身处犯罪链条之中,并非典型意义上可由观众直接代入的角色。
英奎原本是一个非法人体器官移植团伙的蛇头,三年前一次作案失败,团伙成员勇哲为了掩护英奎坠海身亡,这件事令他产生愧疚感,决定金盆洗手。然而,现实生活的窘迫使得英奎的想法终究还是落了空。一方面,前合作方不断威逼利诱拉他上船,使其欠下巨债;另一方面,心上人宥利因父亲需要换肾也急需用钱。原本打算改邪归正的英奎只得寻来几位昔日搭档重操旧业,计划在一条开往中国的邮轮上获取此番用于交易的器官。
对英奎们来说,那些被摘取器官而无法活命的对象早已丧失了人的属性,不过是些可供其牟利的器物。直到英奎用摄像机录制器官来源的视频时,才意外发现案板上残疾的彩是三年前身亡的勇哲的妹妹。面对死于非命的共谋者的至亲,英奎还是心软了,他决定放彩熙一条生路。
电影共谋者这处细节交代的一种偶然性——英奎从善的初衷在于彩熙是他的“熟人”,并且这个熟人是他内心有所亏欠的,如果彩熙是一个陌生人,这单生意他大概率会照做。联想起长生生物员工举报疫苗那件事,同样属于偶然事件。举报者亦非从心底认识到疫苗的危害性,而是因内部分配时私利受损,气不过而举报的。这样的偶然概率,某种程度上比犯罪行为本身还可怕。
现实世界中具备“坏人基因”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则是被裹挟同时也裹挟别人的“无辜”雪花。所有人都害怕雪崩,所有人却又全然忽视由其添砖加瓦的雪球正越滚越大,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规训于犄角旮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深刻的悲哀与不幸。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