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心态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话题,但是很多人对于什么是心态学并没有清晰的了解。在此依据《心态学的发展》这本浅显易懂的经典图书给大家做一些讲解。 跟着 花镇情感小编 一起来围观吧。
一、什么是心态学
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能避免地要涉及到对心态和心态现象的总的一个看法。对这些心态学基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一个普通心态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态学基本上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态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态学中,心态学基本原理与心态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什么是心态学?心态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态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态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态与脑,以及心态活动的规律性等 ,这些通常称为心态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态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态活动的层次组织,心态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态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态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学的理论倾向。
二、心态学的发展
张侃教授从中国心态学的现状、心态学的科学地位、中国心态学的机遇和中国心态学的未来四个方面进行了演讲报告。张教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见识,从全局观向参会代表介绍了的心态学发展情况。
首先,我们应该对中国心态学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中国心态学正在快速稳定地发展;其次国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为心态学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另外,中国心态学会心态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置说明了专业性的进一步发展。
从国内政府政策层面、高校院系和硕博点设置、专业学会组织的发展来看,也能看出我国的心态学正在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从国际的视角来看,我国的心态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心态学的研究对象
以心态为研究对象,冯特开创了意识心态学的先河,认为心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经验。冯特运用内省法来研究意识内容构成的元素和确定元素构成心态复合体的原理及规律。以科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虽然研究对象也是意识,但是不认同冯特的元素主义,他们强调意识的整体性,认为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情感元素的总和,思维也不是简单的联结。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他提出心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识,还包括无意识,并创立了释梦等精神分析法来了解无意识。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