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救援工作室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 > 囤积症患者的表现

囤积症患者的表现

囤积症患者的表现

一、囤积症患者的表现

他们通常认为积累财产很有必要;将情感去寄托于物件之上,或表现出“睹物思人”;

收集物品时的积极的情感都是会促进这种行为;丢弃物品就是会导致暴躁或痛苦;洞察力会逐渐的去减弱;症状通常都是发生在青春期,在成年后逐渐减弱。囤积行为都是通常与强迫症有关,比如担心污染的环境或恐惧受伤;明知自己是会有囤积的不良习惯,但是却很难的抉择是否要去丢弃物品;症状通常都会是自我矛盾的;洞察力通常很好(虽然会与常人有所不同)。

症状发作通常都是与损伤是一致的。物品收集是妄想或其他消极症状的一个好的结果;收集的物品都是可能会在这些错觉中有特定用途,即使不是出于本来目的;洞察力通常都是较弱。如果情绪低落加上缺乏动力,则是不会清理和/或收纳这些物品,必然是会导致杂乱无章;此时就是会不可能过度收集。在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障碍),患者就是很难丢弃物品。这通常是由于对特定的对象或对象类型的极度依赖,而不是一般的丢弃的困难。

二、强迫囤积症怎么治疗

在进行决定时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的出现,可以去通过放松的方法去平稳其情绪,并辅以认知的行为去治疗,帮助“囤积狂”做出一些决定。当然也是可以去采取暴露疗法,让“囤积狂”反复的去扔掉一些东西。目前已知的唯一疗法是经常的去进行拣选。

从心态学的角度来看,患者都是有收集癖好,他们都是需要大量收购或无法抛弃对别人看来价值不高或没用的物件。由于囤积行为而是有显著的压力,干扰或妨害到正常的生活的运作。“但女孩子爱买化妆品、爱买新衣服,其实不能是算是强迫性囤积。”心态医生告诉记者,而强迫性的囤积会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创伤心态”有关,比如无限制的一些购物,可能会是很多人的一个自我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区分强迫症和一般囤积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心是否有冲突,“有的人在囤货之后,经常是会陷入懊恼当中,经常会感到很自责,”杨海龙医生说,可是却总是不能控制不住地要去“囤”,这其实才算是有强迫症倾向。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婚姻家庭私教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获取验证码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立即预约
领取1对1私密情感诊断
领取1对1私密情感诊断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