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孤独的活一辈子吗?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不够严谨,换种更准确的说法:人可以一辈子孤独的活着,并对自己的状态持续的感到满意吗?
如果真的能实现,就得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个孤独的活下去,第二个对当前状态持续感到满意。
孤独的活着,听着是艰难了点,但在越来越讲究个性和独立的今天,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加上个人认知程度和能力逐渐提高,在65岁退休之前挣一笔养老金,也是可预期的目标。
但是在这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真的有人会对孤独的状态一直感到满意吗?真的会有人在最虚弱的时候,把孤独的活下去当成一种理所当然吗?
最近看到武志红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自体必须找到客体,“我”必须找到“你”。意思是一个正常的人,必然都有着深度的依恋关系。那依恋的意思是什么呢?依恋的意思就是对某人某物或者精神上的留恋,眷恋。
一个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友好善良,实际上内心都会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这说的不正是我吗?
在家庭层面上,因为父母的离异,没有太多的依恋感。在个人感情上,毕业后保持独身状态至今,也基本没有依恋的人。这段时期的我,是一个内心充满愤恨的“我”,对于外界有着深深的敌意。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友好和善,但内心强烈的攻击性无法隐藏,所以经常会通过大量运动去释放。常跟我打篮球的人都知道,我一上球场就表现的特别凶狠,也是想将攻击性通过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我”不去看“你”时,“我”就不可能真正被看见了,于是“我”也就处于黑暗的时刻了,即使我知道依恋的意思是什么。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受到老师或者老板的表扬时,我总会表现出激昂的情绪。那些他们做过的并被我认为的“傻X”行为,在那一刻似乎变得合理了起来,似乎觉得那些事情都是磨练我的一个个契机。
当“我”被“你”看到,我就能意识到“我”的存在,所以我会按照真正的“我”去积极的看待外界。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依恋“你”的过程。
一个月前,隔壁的室友养了一只小猫,我也特别喜欢这只猫,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逗它玩。有一天早晨我在刷牙,小猫慢慢走过来,静静的趴在我脚背的拖鞋上,就在那一刻,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触碰了一下。我想那一刻就是我跟小猫的依恋关系的开始吧。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姐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工作常能获得严格的大老板的认可。就在前天晚上年会回家的路上,学姐跟我说了前几天男友在公司等她加班等到了凌晨,一共等了6个小时。学姐说:“我和他不管是谁先下班,都不愿意先回到家,因为家里没有人,我们宁可去对方公司待会儿陪着对方。感情就是要花时间去经营啊。”
学姐与男友的依恋关系,让他们互相看到了彼此的“我”和“你”。彼此的看见,最终转化成他们积极的生命力,来拥抱真实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可以依恋的对象,不需要孤独的活一辈子。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