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公众号毒鸡汤灌得太多,大家终于开始免疫,有一种叫做“日常丧”的东西悄悄流行起来。这些看似“负能量”的话,却很现实,让人清醒,比那些顶着“正能量”名义坑蒙拐骗的营销文“正”得太多。
悲观主义者,习惯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先想好最坏的结果,然后接受它。最终的结果只要没有比预想的更坏,就会很开心。如果结果是好的,更是意外之喜。
乐观主义者则习惯于每天对自己说,“加油!今天也要努力!”“明天会更好的!”然后在一次次失望中渐渐绝望。这样活着还真是辛苦。
韩国的麻浦大桥,也被称为“自杀大桥”。2007年至2012年,超过100人选择在这里跳下自杀。2012年起,首尔政府对这座桥进行改造,靠近栏杆,就会自动浮现安慰人的话。
夜深人静,乐观主义者面对着自己,连自我安慰的话都被这些标语戳破。而他们不敢面对的这些事实,是悲观主义者每天都在提醒自己的东西。“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过得很辛苦。”,乐观主义者:是啊,天天自我安慰,好累。悲观主义者:何止这段时间,我一直都过得很辛苦!
“你不是一个人。”。乐观主义者:我就是一个人啊,都没有人来安慰我,帮助我。悲观主义者:不,我就是一个人。你有本事把我变成一条狗啊?
“你今天还好吗?”,乐观主义者:不好,我很难过。悲观主义者:一如既往地不好呢,不过反正又死不了。
悲观的人,才能在集中营里活下来。一名美国将军,在集中营的几年里,几乎每天都受到特别“招待”。战争结束后,他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回到美国。有记者问他:“什么样的人能够在集中营中活下来?是不是最乐观的人?”老将军沉默片刻,说道:“不,最乐观的人往往最先死去。”
“那些最乐观的人会到处给别人打气,他们甚至吹着小调,用轻松的语气说,‘嘿,感恩节之前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可以去教堂听福音。’但是,圣诞节过去了,新年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过去了,回家遥遥无期。乐观者变得越来越瘦弱,越来越沉默,没等到自由来临,他们就凄惨地死在集中营里。”
记者问:“那什么样的人生存能力最强呢?”将军说:“像我这样的,悲观主义者。我们这样悲观的人,知道自由不会那么快到来,能够活着就感到满足。我们没有期待,所以没有失望,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折磨,我们只要求还活着。所以,我们最终等到自由。”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仅是指客观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接受自己处于“死地”的现实,而不是用看似“正能量”的话自欺欺人。同时,悲观,不代表消极。
人生固然是一场悲剧,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这场剧目演绎得淋漓尽致。既然斗争、痛苦、毁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为什么不积极面对呢?在与人生悲剧的抗争中体会热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慰,使人生尽可能的多姿多彩、壮丽美好,在不完美中体验完美,在痛苦与毁灭中体验快慰,这就是悲情主义者尼采的一生。
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大。谁能想到这句广为流传的“正能量”名言,是出自这位悲观主义者之口。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