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救援工作室
首页 > 媒体推荐 > 情感杂谈 > 倾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

倾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

翻了下KINDLE,我才发现关于倾诉什么的书籍真是少的可怜。大部分的书也好,心态学家也好,总是教我们如何倾听,却很少谈到如何倾诉。

倾诉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妈妈被教育如何倾听孩子,丈夫(妻子)被教育如何倾听伴侣,老师被教育如何倾听学生,领导被教育如何倾听员工。当然,学会倾听他人心声而不被影响,甚至能指点迷津、化解矛盾,不失为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甚至能给自己赢得机会。倾诉,恰恰是倾听的相对面,好好倾诉吧,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也不失为一种修养风度的显现。

倾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

我们不喜欢听到祥林嫂似的抱怨,也不想看到暴风雨似的怒吼,在我们周围总是提倡正能量的标语,堵住我们负能量情绪外泄的出口。在父母、亲友、伴侣面前不得口无遮拦的宣泄负能量,于是我们压抑,可身体容量有限,负面情绪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冲刺我们脆弱的身心,告诉我们:要发泄、要发泄。

修养好的人会通过看书、运动、写日记等形式宣泄。修养欠缺的人容易通过爆粗口、谩骂、持续抱怨、摔东西、甚至大打出手来宣泄。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一种情绪的外泄,特别是负面情绪,一旦宣泄方式不对,伤害的总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因为伤害他们的代价很低——他们很爱很爱你,就算被伤的千疮百孔,一样对你不离不弃,甚至不忍苛责。他们是父母、是至交、是伴侣。

倾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更是需要学会倾诉什么。我自己就是一个不会倾诉什么的人,也可能跟原生家庭有关。我应该是较早的一批留守儿童,父母早早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是典型的棍棒教育者,事情没做好不许吃饭,动辄打骂,不给任何申辩的机会。而且秉承了中国式打击挖苦教育,使得我们姐弟几个在他的教育下,性格倔强强势又敏感懦弱,不会倾诉表达,也不知道倾诉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合理排泄情绪,于是叛逆、对着干,想方设法远离。

过年时分,好不容易背着大包小包的父母回到家,原想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却看到儿女一个个面黄肌瘦,满手冻疮,红了眼眶,却也无可奈何。作为儿女的,爷爷奶奶那边不亲近,父母这边因为长年分开,也亲近不起来。加上麻将盛行,吃过饭,从外打工回来的人一个个凑在一起摸牌打麻将,跟儿女交流甚少。小孩子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最近手机、平板条件稍好的家庭都买的起,于是,稍大点的孩子有样学样的打牌打麻将,小点的就抱着手机、平板玩游戏看电视剧,和长辈的交流少之又少。

倾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

过完年,父母们收拾包裹又踏上离家的列车,又是一年的离别。我们刚开始几年还会不舍,会哭着闹着不让他们走,后面许是麻木许是习惯了,也就不再那么抵触父母离开。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直至消失,回到一下子冷清下来的家里,我看着日渐衰老的爷爷奶奶,感觉他们也是个可怜人,儿女不在身边,拉扯大的孙子孙女也想着盼着离开他们。

从小的被压制的话语,长大后也就不会说了,习惯了忍耐,人体又没有无限容量,总归要爆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句话成了很多人盲目发泄的正当理由了。

合理的倾诉吧,对父母,对伴侣、对朋友,既是尊重,也是爱。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婚姻家庭私教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获取验证码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立即预约
领取1对1私密情感诊断
领取1对1私密情感诊断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