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 文学艺术辩证规律的一个术语。指作品中美好与丑恶之间的相互对立或相互转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美与丑反映出生活中美与丑的反映,但又不等于生活中的美与丑。下面 花镇情感导师 来介绍一下美丑对照原则,来审视一下价值观。
一、影片美与丑的影评
影片剧情十分扎实精彩,叙事结构也增色不少,只是在内容上仍是印度惯用的复仇和爱情主题,不免有些俗套。该片也具有浓烈的印度特色,爱情动作以及歌舞和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局糅合在一起,显然这部泰米尔语的考莱坞电影也受到了宝莱坞"马萨拉"电影的影响,各种电影类型大杂烩,印度的观众似乎特别喜爱这种风格的作品,个人也挺喜欢这种制作套路的。
总的来讲全片节奏紧凑,一点也不觉得三小时有多么长,歌舞极美极带感,尤其美女与野兽那段很精彩。女主颜值超高而男主身材爆炸,打斗动作居然有港片的感觉,并不是一味的开挂,十分难得,最重要的是剧情扎实丰满,甚至有强烈的戏剧感。如果我变的丑陋无比,驼背又苍老,你还会像从前那样爱我吗?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答案,影片美与丑的女主迪娅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美的答案:我爱你是爱你的一切,即使你变得丑陋不堪我也依然深爱着你。
二、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是遵循了对比逻辑,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改变了矛盾双方事物的性质,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将他的美丑对照原则运用到了一种极致。
对于这两位大家的文艺思想,人们已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他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是遵循了对比逻辑,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改变了矛盾双方事物的性质,两种审美观都是对事物的具体反映其实,美丑对照原则就是与以丑为美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只是改变了事物的原有面貌,而且它们改变事物面貌的方向正好相反"美丑对照是拉大、扩张了美丑之间的距离,它使美的更美而丑的更丑,但是如果人们以丑为美则是缩短了美丑之间的差距,使丑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丑,同时也就蕴涵着使美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美。"
美丑对照与以丑为美都是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美丑对照原则,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特征"。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