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法则有哪些呢?今日和大家分享一个没有主见的女生,报名一对一之后,敢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最后收获快乐的案例。
谈及结婚分手的魔咒,该如何打破?
32岁的琳琳与男友在一起已有两年多了,两人的感情比较稳定,决定要见父母谈婚事。
原来男友打算在六月初两人结婚,因为订婚前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转眼到八月底,两人父母才见面谈起两人的婚事。
琳琳的父母觉得这样的一次见面有点匆忙,不算是正式的订婚,还是想要一次正式的订婚仪式再让两个人来领。
而且男朋友觉得既然两人感情稳定,那不如先领结婚证,再补办订婚手续。
夹缝中的琳琳十分纠结,不知道该听男友的劝告还是听从父母的意见,两人反复商量。听到父母又不知道怎么和男朋友商量,听到男朋友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僵持了近一个月,最后也没得出一个结论。
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让男友也很恼火,不清楚她究竟在想什么,恋爱的法则有哪些呢?是不是对双方的感情不够坚定,还是她父母太过挑剔。
而她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才能让男友的知道她对两个人的感情是信任的,于是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这张照片。
因为害怕最终分手,琳琳曾经谈过恋爱,也从未敢在朋友圈里公开两个人的合照,她认为这样的举动胜过言语,会让男友感觉到她的坚定。
但这一举动并未使男友消气,反而认为她刚刚拒绝了自己,现在再做这样的举动,更令男友迷惑。
琳琳也很慌张,看着自己努力做的调和和弥补都不起作用,又想起自己之前的两次恋爱,都是在谈结婚,不欢而散最后分手。
最后,她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需要专业老师的帮助,于是立刻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帮她解决困惑,顺利结婚。
双方关系的走向取决于谁?
就在米瑶老师与琳琳沟通时发现,在她的描述中,男友性格稍强,脾气也有些暴躁,而她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小时候常因说父亲不喜欢听的话,做违背父亲意愿的事,受到父亲暴躁脾气的责骂和惩罚,导致她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与父亲性格相像的男友,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总是服从男友的意见。
相处期间,有一次男友约她去看电影,她并不是很想去,可怕向男友说出真话他会不高兴,起初只是含糊其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后来发现这样会引起两人的争吵,最后琳琳还是决定委屈自己,顺从男友,这样类似的事情有很多。
在这段关系中,琳琳表现出一种讨人喜欢的个性。而且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基础上的,喜欢讨好型人格从一开始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较低的地位,在这种关系中,男友无法得到她的真正感受,自然会感到无比的孤独。
为了与男友顺利步入婚姻,米瑶老师给她提供了三种改变的方法,并全程指导她:
一、培养自己的内在力量。
先是米瑶老师带琳琳分析了之前的恋情,每次面对结婚就会分手的理由,她总是害怕在婆家会被欺负,担心以后对方会对她不好,而家里人的吹毛求疵也会动摇她对男孩的看法,总是显示出后撤和犹豫。
恋爱33天,那些没有自制力的表现都是因为她的心理不够坚强,所以不敢面对未知的问题,她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一切。
米瑶老师告诉她:内心的力量并不像说出来的那么简单,她需要的是把握好“力量感”,拿到自己生命的控制权。只有当你自己做出决定,并能够为此承担后果时,你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力量。
而且面对这场婚事,米瑶老师帮助她认清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先订婚后领证。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她懂得将来会更好,两人一起面对困难。
于是她就去和男友沟通,发现男友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生气或者吵架,反而很尊重她的想法,很欣慰她终于愿意表达自己,两人在结婚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沟通和调整。
二、给予男友足够的安全感。
相处中,前男友和朋友的聚会她都不去参加,因为怕自己表现不好,给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
男朋友有一次对她说,他很难相信别人,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希望琳琳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在生活中的不参与和各种逃避的表现都是在失去安全感。
在两个人的婚姻面前,琳琳又是犹豫,不敢表达让他感到更不安,不知道她到底是怎样对待这种感情的。
恋爱的四个阶段:有了老师的帮助,琳琳做了些改变,积极参与到男友的生活中去,并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渐渐地让男友在感情中得到安全感。
情感问题免费分析
获导师一对一咨询
移动端官网
扫一扫
解锁更多情感秘籍
现在预约
首次咨询,免费领取1次情感分析
*承诺资料仅用于情感分析,严格保密
© 2016 HuaZhe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镇用户协议 移动版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咨询热线: 020-32519581 广州鹊哥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